马斯克寄予厚望的UBI车险,能否借AI促进行业数字化?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保险市场规模达到2931亿元,同比增长14.17%,市场容量不断拓增。然而行业整体呈现亏损状态,加之车险综合改革的实施,对车险的精细化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转型是车险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据IDC预测,到2024年,全球出货的新车中超过71%将搭载智能网联系统。

新的汽车形态,也为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汽车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更多的传感器带来了更为海量的数据,以AI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又让这些数据实力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数据转变为风险预测能力、精准定价能力,从而打造出更高的行业壁垒。

在这巨变的时代,数据驱动下对客群的精准定位以及出色的定价能力是掌握车险“飞轮”效应的关键,而已在海外获得成功实践的UBI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汽车保险公司如何利用人工智能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汽车保险领域广泛使用,覆盖索赔处理、承保、欺诈检测、客户服务和远程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又为车险科技带来了更大的升级

理赔管理:人工智能可以管理索赔流程的许多部分。索赔处理领域的一个令人兴奋的进展是视觉人工智能拍摄受损车辆的照片,并根据其对汽车的了解、损坏程度和维修成本来评估索赔价值。根据2022年Solera调研显示,34% 的客户在没有与真人交互的情况下完成了索赔。高达 92% 的消费者希望使用自助服务工具来理赔。

承保:在承保过程中,保险公司评估客户的风险状况,以确定是否为他们提供保险以及收取多少费用。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加快决策过程,还可以发现人工可能无法发现的某些地点或人口统计数据中的索赔模式。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实时评估这些数据,使保险公司能够识别新出现的风险,并相应地调整政策。

欺诈识别:人工智能分析大量数据的能力也有助于检测欺诈性索赔。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发现以下行为模式来帮助公司发现欺诈活动,如短时间内提出多项索赔,提交与事件报告不符的伤害索赔,在已知的欺诈中心地区提出索赔等。

客户服务:常见的聊天机器人会询问用户需要什么,然后将其引导至自助服务链接或人工客服。但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互动变得更加自然。在公司整个文档库上训练的大语言模型可以理解细微的问题并实时给出答案。它还可以提出更详细的问题来引导消费者到达正确的位置。

远程信息处理:人工智能还在UBI(基于使用/驾驶行为的保险,Usage Based Insurance 或 User Behavior Insurance)计划中发挥了作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速度和距离等驾驶数据,以计算风险、设定保费并为安全驾驶员提供折扣。保险公司还可以在事故发生后使用人工智能来分析远程信息处理数据。碰撞数据可以显示被保险人的驾驶方式,并帮助将事件拼凑起来。

前几方面的应用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下文就以远程信息处理中的UBI为例,探讨这一模式在车险数字化改革中的可能扮演的积极角色。

二、UBI在海外的成功实践

UBI,是指基于驾驶者的驾驶行为习惯、驾驶技术、用车频次及程度、车辆信息和周围环境等数据,对车辆驾驶人的日常驾驶习惯进行识别和量化,对车险进行差异化定价的汽车保险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300家保险机构推出UBI车险产品,尤其在欧美国家较为流行。从全球来看,UBI保单数量在近年来飞速增长,据全球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26年,全球UBI保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254.6亿美元增长到772.5亿美元,在2020-2026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32%。

在典型的 UBI 计划中,用户的驾驶习惯会在一段时间内被跟踪。完成初始审核期后,用户可能会根据远程信息处理数据获得相应折扣。

近年来,这一模式在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渗透率持续提升,用户主要集中在年轻人。以下为五家提供出色 UBI 计划的欧美汽车保险公司,其中既有老牌传统车险公司,又有新兴的保险科技创业公司,它们都推出了卖点各异的UBI产品吸引车主来投保:

Progressive:Snapshot

对于Progressive 客户,可以免费参与该计划,它使用用户的智能手机或Progressive提供的OBD(车载诊断系统)盒子,来收集用户驾驶行为习惯等实时远程信息,在6个月的观测期满后给与相应的保费折扣。而对于未在Progressive投保车险的新用户,Snapshot允许车主免费进行为期30天的投保前风险测试(Snapshot Road Test),测试结束后如决定参与该项目,Progressive公司将基于其风险评估结果提供接下来一个完整投保周期(6个月)的费率方案。目前,Snapshot拥有超过200万车险用户。

Nationwide:SmartRide

与许多其他远程信息处理计划不同,SmartRide 只会降低用户的费率。大多数司机会在 80 天内可以看到折扣。另外,Nationwide 声明,只要用户维持汽车保险政策和相同的受保驾驶员,折扣率就会持续下去。SmartRide 特别关注夜间驾驶习惯,因为在午夜到凌晨 5:00 之间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最高。该公司还指出,它们还会测量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因此如果用户避免拥堵,可能保费会节省更多。

Geico:DriveEasy

Geico 的 DriveEasy于2019 年推出,与竞争对手的类似产品相比,它的推出较晚。要注册 DriveEasy,用户需要一份 Geico 汽车保险单和一部智能手机。参与该计划需要下载 DriveEasy 应用程序并将其安装在用户的移动设备上。该应用程序可以检测用户何时开车,何时作为乘客,并记录驾驶时的速度、紧急制动和使用手机等情况。DriveEasy 的一大独特之处是其家庭共享功能,家庭成员可以查看彼此的驾驶成绩单并争夺最佳驾驶成绩。

Allstate:DriveWise

Drivewise 计划通过帮助参与者赚取可兑换礼品卡和旅行等各种福利的积分来奖励安全驾驶习惯。Drivewise 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户无需拥有有效的 Allstate 汽车保险单即可参与并可能赚取积分。对于已经通过 Allstate 投保的司机,参与该计划还可能享受保单折扣。对于那些认为自己可以从即时反馈中受益的人来说,Drivewise 应用程序可以帮助希望改善习惯的驾驶员提供实时建议。 

Root Insurance

Root是一家新兴的保险科技公司,它专门提供基于使用的车险业务。为了确定费率,Root 会检查用户在试用期内的驾驶习惯,并仅向符合安全驾驶标准的驾驶员提供报价。该公司声称,这一流程使其能够通过仅确保驾驶员安全来为所有客户保持较低的费率。由于这一规定,Root 对于那些通常表现出安全驾驶习惯的人来说可能特别有吸引力。

在UBI模式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数据。只有获得了充足的数据,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精算模型,制定相应的保费并进行不断迭代调优。目前主要的数据收集有三种方式:

1、OBD:保险公司通常会在客户的车辆上安装一个OBD(On Board Diagnostics, 即一种为汽车故障诊断而延伸出来的检测系统)盒子并绑定客户手机上的相关APP以收集驾驶数据,并通过APP将驾驶数据传送回保险公司以便进行数据分析,但此种方式,智能硬件设备推广投入成本较大,且成本分摊问题存在争议。

2、智能手机APP: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发展到只需要一个APP即可完成UBI的数据收集。通过手机上的GPS 或其他位置跟踪功能,一个汽车保险监控APP即可记录车主的驾驶习惯。一般保险公司会监控车辆速度、制动、加速、驾驶时间和其他一些驾驶行为。

3、整车收集:像特斯拉这样的车企,本身就配备较为完善的数据采集生态,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数据生态直接在整车上收集数据。通过用户授权,特斯拉在数据的采集、判断方面比传统的保险公司更具有优势。马斯克也对UBI车险寄予厚望,他曾表示:“保险将成为特斯拉的主要产品,保险业务价值将占整车业务价值的30%至40%。”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技术的进步,以及汽车生态的革新,UBI赖以生存的车辆各方面数据的读取技术,包括前装、后装等车载设备技术的成熟,也让越来越多新生代人群开始接受车辆隐私数据的正规采集,这也为UBI模式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三、新能源车险——国内UBI落地东风

UBI模式在海外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尝试,然而,国内的UBI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实,在过去的十年间,国内也有多家保险公司尝试推出UBI产品,2016年中国市场中涉及UBI概念的科技公司数量甚至超过300家,一时成为风口,然而潮水退去,大批UBI企业倒闭,至今仍未有成熟的UBI产品落地。

那么,我国现在是否已经具备了UBI发展的条件呢?

对于UBI模式,此前我国的政策一直比较模糊,直至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目标,以“降价、增保、提质”为阶段性目标,对保险公司精益管理、风险细分和精算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指导意见》还正式明确提出:“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和具备条件的传统汽车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UBI)等创新产品。”随后,各地监管开始跟进,相继提出支持探索UBI型产品发展或者进行试点,这些都为中国UBI的发展打开了空间。

其次,在技术方面,UBI的关键技术之一车联网已被纳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在积极推进。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为UBI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一般来说,传统汽车要实现UBI,都必须额外给车辆后装设备,对于保险公司和用户而言都非常麻烦且需要额外成本。然而,前装设备正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配件之一,在节约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和获取个性化数据方面都具有更大优势,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新能源汽车UBI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助力。

此外,据中国银保信统计,2021 年新能源车险的单均保费比传统燃油车高21%左右,但整体在出险频率、案均赔款上均高于传统燃油车,仍导致赔付成本增加。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支付高额的保费,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又并不能够盈利,新能源车险成为两者的共同烦恼。在这种情况下,UBI模式的引进,也为一些车企利用自身大数据的优势建立定制化的、价格更为合理的新险种提供了新机遇。如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车企纷纷成立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加速布局定制化的车险服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占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巨大的市场,叠加先天的优势,以及亟待解决的行业痛点,UBI模式在新能源车险中的推广,不失中国车险数字化改革的一个突破方向。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pxvG3E1AxOu3WXHkBnVaw